治肿瘤腹水,决择正欣,忠于国医。

胰腺肿瘤主要的诊断方法

更新:2011-05-16来源:肿瘤康复网

  血清淀粉酶的改变对慢性胰腺炎和胰腺肿瘤的诊断无多大价值。无论是从十二指肠引流管或ERCP(径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引流所取得的十二指肠液检查,胰腺肿瘤细胞阳性率仅14%,这是胰管梗阻防止细胞落入十二指肠液内的缘故。

  1、乳铁蛋白用内窥镜取得的纯胰液中的乳铁蛋白作放射免疫测定,以125I标记乳铁蛋白,抗血清系自人乳中分离取得的纯乳铁蛋白免疫绵羊后制成,敏感度很高。正常胰腺者其平均值为83μgL,胰腺肿瘤和慢性胰腺炎者分别为105μg/L和2240μg/L,这是一种值得继续摸索的方法。

  2、肿瘤胚抗原(CEA)80~90%胰腺肿瘤的CEA值超过2.5ng/ml,但它缺乏特异性,在原发性或转移性结肠直肠肿瘤以及其他非消化系肿瘤也见增加,如CEA值超过10ng/ml,同时B超、CT或内窥镜检发现胰腺异常,则胰腺肿瘤的可能性增大。

  3、胰腺肿瘤相关抗原(PCAA)其值随着胰腺肿瘤的病情发展而增高,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胰腺肿瘤的病因、组织病理分级和早期肿瘤转移的标志。

  4、胰瘤胎抗原(POA)主要存在于胎儿胰腺和成人胰腺肿瘤组织中,成人的结肠和小肠提取物中可有微量。用定量的火箭免疫电泳方法测定患者血清中POA浓度,正常值为0~4单位%,40~60%胰腺肿瘤的POA值可超过14单位%。与CEA一样,它的临床应用价值也缺乏特异性。

  5、半乳糖苷转移同工酶Ⅱ(GT-Ⅱ)是糖蛋白生物合成中的一种酶,可见於70~85%胃肠道肿瘤肿中,敏感性太差,不能用于筛选。

  6、核糖核酸酶聚核苷α寡核苷酸转移酶,简称核糖核酸酶(RNase),按其组织来源可分为胰腺型和肝脾型,分别简称为RNaseC和RNaseU,其底物各有专一性。实验证明,RNaseC在胰腺和血中的含量比其他组织器官高100倍以上,而血清中的RNaseC主要来自胰腺组织。1976年Reddi首先应用以聚胞嘧啶核苷酸(PolyC)为底物的酶法进行测定,正常人的临界值为250μ/ml,90%的胰腺肿瘤病人高于250μ/ml,而90%的其他肿瘤肿病例则低于此值。在胰腺肿瘤的诊断中,核糖核酸酶测定法以其90%的敏感性和90%的特异性已激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

  7、其他最近发展的血清学标物CA199、DUPAN2等,在90%胰腺病人用单克隆抗体可发现高浓度的CA19-9或DU-PAN2,但如肿瘤小于3cm,敏感性为57%;Ⅰ、Ⅱ期可切除的胰腺肿瘤时其数值为正常;其数值很高才有诊断价值,惜多系不能切除的病变。血清免疫反应性弹性硬蛋白酶在胰腺肿瘤肿阻塞近端胰管时可见升高,肿瘤切除后降至正常范围,故对监视复发有用。

康复病例
用中医治疗效果可好 抗肿瘤不离不弃终成佳谈淋巴肿瘤出现转移并非死路一条相信中医,合理抗肿瘤亲身治疗经历传递抗肿瘤正能量
热文推荐
中医治疗肿瘤专家谈 晚期肺肿瘤能治好吗?

肺肿瘤晚期还能治好吗?中晚期肺...

细谈十种常见肿瘤的早期症状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肿...

如何发现肝肿瘤的早期症状

很多肝病患者不知不觉就患上了肝...

各种中医治疗肿瘤偏方大全

中医治疗肿瘤偏方很多,不同的肿...

康复病例 免费赠书 就诊指南
拨打免费电话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