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肿瘤腹水,决择正欣,忠于国医。

从明星患肿瘤去世 反思现行肿瘤的治疗

更新:2012-12-10来源:肿瘤康复网


       近几年,陆续有娱圈艺人因得肿瘤去世,掀起了一股关注艺人健康的社会舆论。09年,爆出了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老师,因淋巴肿瘤去世的重磅消息,使观众们甚为伤感。
 
        曾演《情深深雨濛濛》等剧,深得观众喜爱的33岁的女演员李钰,因患淋巴肿瘤医治无效,告别了花样年华。而后不久,台湾著名歌手阿桑才34岁,却因乳腺肿瘤不治而谢幕。
 
         之后,影视圈里人缘极好的影星傅彪,因肝肿瘤换肝,术后三月,傅彪偕夫人参加《天下无贼》首映式,使影迷们又看到了彪哥笑容可鞠的形象,颇感欣慰;也使其他肝肿瘤患者确信,只有换肝才能彻底根治肝肿瘤。一时印证了现行治肿瘤模式的科学性。处于康复中的傅彪更希望将自已勇战肿瘤魔的经历,写成书、拍成电视剧、成立一个肝移植患者专项基金。但三个月后复查,肿瘤转移,急行二次肝移植。最后傅彪还是在病痛和术后的煎熬中,匆匆走完了42年的历程,存活时间不到一年。
       “他们演得太好了,年纪轻轻的就这么走了……”很多网友上网上无不伤感地留下这样的贴子。这些公众人物可以选择他们最佳的治疗条件,可以聘请国内外最著名的肿瘤专家,也用得起最新、最昂贵的肝腹水治疗方剂,然而,事与愿违,现行的肿瘤治疗,却未能留得住这些明星鲜活的生命。
专家提醒: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可致肿瘤 
       近年来,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正一步步威胁着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据肿瘤专家介绍,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的成因目前还不完全明确,但和工作压力、饮食、心情都有密切的关系。肿瘤有可能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或长期的压抑、生气而引起的。而新闻工作不规律、压力大,都可能是导致发病的因素之一。
        目前,中国每年死于肿瘤的病人约在200万左右,每五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是因肿瘤而亡。环顾左右,谁家没有亲朋好友得肿瘤?现在的问题是:得肿瘤后该怎么治?20世纪,国际主流医学对肿瘤治疗的模式是“寻找和破坏”;到了21世纪,治肿瘤模式已转变为“免疫和控制”。前后不同的5个字,道出了本世纪治肿瘤模式的重大转变。
“杀敌三千,自损一万”的传统治疗模式,发人深思……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中医治疗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因对多数的肿瘤患者来说,局部治疗往往达不到根治的目的,还必须从整体观点来治疗肿瘤。局部治疗的问题在于,肿瘤本身的多中心生长、复发、转移的问题,肿瘤的全身性异常表现,这些都是局部治疗所不能解决的由于中医治病十分强调整体观念,因此,在治疗中能够彰显长处。

  (2)早中期肿瘤患者一般都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了局部病变组织,但可能还有残肿瘤、区域淋巴结转移、血管中肿瘤栓存在等,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就容易复发。所以手术后的患者要配合中医治疗,一方面扶助机体正气,一方面又能预防肿瘤细胞的复发和转移。

  (3)中医治疗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放、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强的副作用,运用中医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放、化疗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和机体对放、化疗的耐受性,又可使受损的机体得到充分的修复。

  (4)中医治疗可以提高中晚期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对于不能手术及放、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可以采用中医治疗,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功能,减轻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延长患者生存期。

  (5)方剂服用方便,不需住院治疗。

  (6)不影响劳动力。肿瘤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日常生活劳动可以自己完成,不需依靠家人。

  (7)预防作用。基于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以现代医学对某些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可以应用某些方剂来防治高危人群,以降低肿瘤的发生率。

  十几年来张主任运用“国医中药疗法”为广大的肿瘤患者不仅解除了肿瘤给他们带来的痛苦,还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更加有效的延长了生存期。



 

如有问题可随时拨打0371-65745218咨询,郑州中联中医院肿瘤治疗中心的专家医生将针对您的病情为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康复病例
用中医治疗效果可好 抗肿瘤不离不弃终成佳谈淋巴肿瘤出现转移并非死路一条相信中医,合理抗肿瘤亲身治疗经历传递抗肿瘤正能量
热文推荐
中医治疗肿瘤专家谈 晚期肺肿瘤能治好吗?

肺肿瘤晚期还能治好吗?中晚期肺...

细谈十种常见肿瘤的早期症状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肿...

如何发现肝肿瘤的早期症状

很多肝病患者不知不觉就患上了肝...

各种中医治疗肿瘤偏方大全

中医治疗肿瘤偏方很多,不同的肿...

康复病例 免费赠书 就诊指南
拨打免费电话 发送短信